2022 金點設計獎於八月揭曉入選名單,我們發現此次在「整合設計類」獎項,出現了許多結合地方風土與空間創意的作品,其中有三件橫貫台灣北中南三個地區,各自以不同的敘事角度、媒材,從海邊、綠地到城市打造的複合式空間,讓我們在假日規劃小旅行的時候又多了好幾個能夠深度探索的好地方。
有透過藝術再一次讓漁港文化落地綿延的「永晝海濱美術館」,打破空間疆界,邀請民眾沿著正濱漁港,體驗藝術與人文的巡禮;轉化公園綠地意象,讓商業及人文多元結合的「Park2草悟廣場」,在大樓林立的台中市中心,成為獨樹一格的城市綠洲;或是在回收玻璃領域已打出一片天的「春池計畫」,以「循環經濟」為基礎,結合多方領域菁英聯手在台南美術館二館打造的「南美春室The POOL」。
永晝海濱美術館|用創新的視角與地方文化共存的無牆美術館
基隆正濱漁港始於西元1934年,為日治時期的第一大港,曾經風光繁盛,有著基隆「日不落漁港」的美名,但隨著時代的演進,日漸無法負荷超載的漁船而逐漸沒落。

為了能夠將在地人對於正濱漁港濃厚的感情與記憶延續,讓這個曾經繁榮的漁港被世人再一次看見,不僅是基隆政府積極投入,打造了由16棟彩色房屋排列,像是小威尼斯的港景,「星濱山共創工作室」也終於在 2021年 7 月,沿著正濱漁港周圍,打造了一座與漁港共存的無牆美術館-「永晝海濱美術館」。
永晝海濱美術館以藝術共創的形式,攜手設計師、藝術家、建築師及漁港週邊商家,將與在地耆老對話的紀錄、深度走訪的故事,透過獨特的視角,翻轉成插畫、裝置藝術或甚至是動畫的展演形式,讓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碎片,能夠被重新拼貼成美麗的作品。
為什麼說是「無牆」美術館?因為所有的展品都散落在正濱漁港週遭的閒置老屋、店家之中,目的就是讓觀者能夠在港周圍愜意地漫步,用「串門子」的心情輕鬆走進每一個展區,也藉此促進了當地的觀光與經濟,達成文化傳承的同時,也讓經濟得以循環。


永晝海濱美術館也將在 9/24 啟動第二個展期「山頂的嘰嘰喳喳」,打破大家對基隆只有海港的既定印象,告訴大家其實在基隆,在地民眾皆是依山傍海而生。此次的10項展覽計畫中,可以看到以插畫、攝影忠實呈現基隆山丘的自然環境、人文與產業風景;另外也有藝術家透過透過社會行動方案,走入街區紀錄常民生活中的不平凡;甚至是利用聲響紀錄,創作出基隆從歷史到如今的樣貌。多元的展出形式讓「常民普及文化」真正落實,觀者能夠不受年齡、空間的限制,找到自己與地方的連結。
PARK2 草悟廣場|揉合地方綠意與商業型態的都市公園 2.0
想到台中你會想到什麼?是一間比一間大的餐廳?或是座落在七期的台中歌劇院?今年,台中有了新去處-位在市中心,由勤美集團一手打造的「PARK2 草悟廣場」,延伸綠園道的都市公園概念,PARK2 取 Part two 的諧音,明確表達了這是一座進化版的現代都市公園 2.0 的企圖心。

PARK2 草悟廣場以帶著科技感的建築外觀,結合綠色植栽,拋開過往公園只有大片綠地的形式,與全台第一家塊根植物品牌「酉5PM TWCAUDEX」聯手設計,以大小型式各異的綠植景觀,打造出座落在都市叢林中的一地荒漠綠洲,結合勤美集團一向在行的地方文創,嚴選 16 個品牌進駐,像是戶外選品品牌 Rockland,呼應近年興起的露營活動;知名的咖啡品牌 Coffee and John、Toastria Cafe;酒吧 Draft Land 與餐酒館 Sunday in the park,暗示這裡從白天到黑夜,都能找相應的群眾與公園共生。
而在B1的戶外廣場,邀請到「生活起物 googoods design」莊騏鴻設計總監操刀設計名為「打包運動場 SPORT 2GO!」的模組化運動空間,從四周的餐廳、酒吧延伸開來,讓等待與經過的民眾,可以在五個不同的運動設施中穿梭,不僅消磨了等待的時光,也讓過去公園是大家休憩、運動的所在,以更具吸引力且現代化的方式被體驗。

目前Park2草悟廣場,更舉辦一連串「我出去一下,上山下海」的活動,每週都會安排各類型的體驗、講座與表演活動,像是手作課程、衝浪板體驗以及 DJ 演出,真正落實綠地公園 2.0 的初衷,在這座公園裡任何可能都會發生,公園也不再只是讓小孩放電、情侶遛狗的地方,更是一座能夠容納各種年齡族群共生的「未來公園」。

南美春室 The POOL|座落在台南市中心美術館的天空公園

位於台南中西區的台南美術館2館,已經是現在旅遊台南必訪的景點,由日本建築師日本建坂茂打造的現代化的白色建築體與蘊含著豐富台灣傳統文化的府城,形成強烈卻毫不違和的對比。 「南美春室The POOL」就位在台南美術館 5 F,由春池玻璃創建的「春池計畫」與知名設計師方序中的「究方社」攜手打造,以循環經濟為題,規劃了一處結合餐飲、藝術與選物的複合式空間,春池計畫與「彡苗空間」重新設計內部動線與空間規劃,將「白色」最大化運用,結合光影、回收玻璃與異材家具,打造出一處乾淨卻不失自然溫度的空間。

其中值得一看的是在這100個座位的桌上,皆有「無氏設計」為春池計畫打造的口吹玻璃燈,每個燈泡的大小形狀皆不相同,結合回收大理石底座,每一個部件都可以被拆解,重複利用;家具則由「幸中傢俱」設計製作,擷取玻璃回收時需要打成細小碎片的意向,桌子以形狀各異的不規則桌面呈現,圓滑的形狀卻不顯雜亂,使用搭配起來也意外順手,高腳座椅使用回收玻璃珠,以POOL三角循環的標誌打造,與空間其他白色、原木質地的家具互相形成和諧的視覺效果,讓逛完展覽的遊客,能夠在此處歇息、消化逛完展覽的心得。

選品區域則與台北知名選品暨展演空間「朋丁Pong Ding」合作,精選循環再生、打開感官、材質探索等友善環境品牌進駐。藉此導入春池玻璃的W LOOP循環行動,串聯臺南循環店家共同永續循環,讓循環從南美春室散落至台南各處。
透過多元整合的設計安排 創造現代都市與文化共融的永續載體
能夠觀察到這三個新創的空間,之所以能夠獲得 2022 年金點設計獎青睞,都是建構在「永續」、「循環」與「地方共融」的概念之上。 每個空間都是載體,從設計師、藝術家的視角出發,又與觀者之間發生不同的化學變化,反映出在台灣依然有許多關懷著這片土地的人,企圖透過他們獨到的見解,一次次與大家對話,不僅僅是提供一個旅遊的好去處,更是透過空間喚醒大家對於地方、環境與文化的重視。